- 15810851284
- 974993029
- 974993029@qq.com
-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3号楼C座401
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立足农业科研生产实际,切实发挥南繁基地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,通过南繁北育,全力以赴跑出科研生产加速度,为我国种业创新工作奉献力量。
市农科院是辽西地区唯一一家农业科研单位,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、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等工作。通过南繁北育,实现一年两季甚至三季种植。
南繁育种是作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在加速育种过程的同时,通过利用海南特有的高温高湿环境,还能鉴定育种材料的抗逆性和适应性。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夏季工作在北方锦州开展,冬季到海南岛进行育种。目的是加快农作物选育进程,缩短育种年限,同时,利用南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,筛选优质种质资源,培育抗性好、适应性广、丰产性好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,为我国的种业创新工作作贡献。
10月初国庆节假期还未结束,市农科院工作人员又踏上了南繁育种之路,开启了将近半年的南繁工作,从整地、播种、浇水、除草、打药,到人工套袋授粉,直至明年3月份收获完毕,晾晒后将南繁种子运回锦州。与此同时,在北方,农科院的作业室里,一派繁忙景象:科研人员一丝不苟,陆续对各作物进行考种,整理各项试验数据,为今年的科研工作做一个完美总结。待到新年前后,南繁基地试验田内各种作物陆续开花的时候,一些主要科研人员又像候鸟一样,飞到海南,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人工套袋授粉工作,完成2024—2025年南繁加代任务。
采访中,市农科院科研人员李春辉表示,目前,农科院秋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,2024—2025年南繁工作已经开始,第一期小面积制种已经出苗,而且长势良好,现在南繁人员正进行播种第二期试验材料,今年的南繁作物主要有玉米、高粱、花生、谷子等。同时,科研人员正进行考种,积极为明年春播工作做准备。下一步,农业科研人员将通过南繁北育,全力以赴,培育更多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,为种业创新三年行动画上圆满的句号,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。
来源:澎湃锦州
农资王软件专业针对农资行业的管理软件